45PRHRfTIJE hope.huanqiu.comarticle十年磨一剑为中国空间站打造航天微波炉——民族品牌格兰仕以匠心攻克登天难题/e3pmh4858/eqngbhuat摘要:本案例描述了国民家电、民族品牌格兰仕如何发挥数十年的微波炉产业优势,为中国空间站打造全球首创的航天微波炉。格兰仕拥有全球领先的微波炉研发、制造实力,在十年航天微波炉研发过程中,不断创造性地攻克各种技术难关,让航天微波炉能够顺利上天,在低能耗、零重力、空间狭窄的空间站环境中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一日三餐的健康烹饪。在这个过程中,格兰仕从集团领导到研发团队始终胸怀航天精神,以强大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出色地完成了研发任务,让中国家电领先的家电技术再次领跑世界。关键词:航天微波炉;中国空间站;格兰仕;航天精神;家电案例正文:5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由国民家电格兰仕研制第一台航天微波炉随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5个多月来,这台航天微波炉已持续在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为航天员提供健康饮食。航天微波炉成功上天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冰山一角。在这个过程中,格兰仕作为民族品牌也发挥了作为家电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十年磨一剑 助力中国航天科技引领世界虽然微波炉早已是十分常见的厨房电器,但自发明之日起到登上太空的这一天,已经过去了70多年。 过去在太空,航天员并非没有办法吃上热饭热菜,但是效率不高。1969年,伴随着人类第一次登月,美国惠而浦定制的太空厨房成功亮相。但直到2008年,据美国宇航员桑德拉·马格努斯记录,当时的技术煮洋葱需要4个小时才能熟。在中国,神舟六号飞船首次搭载了食物加热器;到神舟七号时,相关资料显示,加热1个人的一餐饭大约需要半小时。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的出现,让空间站繁琐的烹饪变得无比简单,7分钟便能完成3名航天员的主食。微波技术起源于航天项目,并且有着极高的加热效率,到了2021年才出现了航天微波炉,这背后有着格兰仕在微波炉行业近30年的技术支撑。2011年,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收到了来自中国航天中心的问询,表示将开发未来在中国空间站使用的微波炉。梁昭贤二话不说,便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任务。作为微波炉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格兰仕深耕微波炉产业,是开发航天微波炉的不二之选。“有机会给国家做点贡献,也是一种荣誉。”梁昭贤提到。2011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项目正式立项,随即成立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中心。接受研发任务后,格兰仕第一时间启动了特种磁控管的研发。磁控管作为微波炉的核心组件,在太空中面临截然不同的使用环境,格兰仕通过零部件集成创新,使航天微波炉达到超一级能效,节约空间站宝贵能源的同时,还能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为航天员提供营养可口的食物。空间站对设施用品的规格、重量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同时,格兰仕还特制了变频微波电源代替传统高压变压器,大幅减轻产品重量。另外,要使微波炉符合火箭发射与太空工作的要求,需要对其结构与核心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研发,让微波炉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能够承受住过载与高频震荡,进入太空后有能够工作十年的使用寿命,在工艺设计上也有严格的尺寸、重量和功耗限制。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10、9、8……3、2、1,点火!”5月29日20时50分许,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顺利点火起飞。看到火箭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正在观看直播的格兰仕集团中山基地研发大楼内的航天微波炉项目研发团队发出一片欢腾声,掌声和欢呼声久久在大楼内回荡。他们花费10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世界首台航天微波炉就搭载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探索星辰大海的夙愿终于变成现实。攻坚克难 “登天”项目凝聚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年磨一剑,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前后共申请10项专利,从磁控管到食物盒再到机身结构,每一处细节都是对格兰仕研发团队的考验。航天微波炉这一“登天”的项目,凝聚了无数格兰仕人的努力。回顾过去十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仍历历在目。在一次次技术突围中,该团队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看齐,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在研发航天微波炉的第一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带着第一台“概念机”去北京接受测验,刚上高频振动台试验,机子散了架。关键核心部件单品的测试,也没过关。参与评审专家提出许多他们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在家用微波炉研发领域身经百战的项目负责人李工猛地意识到“达到航天标准”的真正含义。尽管那时格兰仕民用级别微波炉技术已有长达20年的积累,但从民用级别到航天级别,中间隔着工艺和技术的鸿沟。民用微波炉使用普通的板材,采用焊接工艺,结构已非常成熟,组装起来,好比对着图纸搭积木,一拼一接便可完成。航天级别的微波炉该用什么结构,图纸还不知道怎么画,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参考。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中心摆放着一排样机外壳,见证了研发团队无数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从每一道被震裂的裂缝中找答案,用仿真技术来倒推优化设计。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住在了研发室内,累了在研发室里打地铺,醒了接着学接着想,每天头脑风暴,图纸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内部论证会每天都在开,试图用集体的智慧找出裂痕的答案。研发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锻打,新的样机一次又一次送到了北京测试,台下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研发团队的回答思路越来越清晰,样机在振动台上越来越稳定,距离项目成功也越来越近。空间站寸土寸金、能源稀缺,对设施用品的规格、重量、能耗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按照“7分钟完成3名航天员主食加热”的目标,航天微波炉的能效指标必须要比民用微波炉一级能效再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上,一级能效已经是非常高效的指标了,在此基础上能效每提高1个百分点都很艰难。格兰仕集团旗下有专门的磁控管研发部门,专门组织团队开展自主研发,前后用了5年时间,结构、性能和箱体方案不断优化,最终,那块粉笔盒大小的绿色核心部件通过了能效和高频振动的测试。年复一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还做了不计其数的测试米饭实验,用实验结果倒推,用计算机模拟,搅拌器和炉腔的结构一点点改善,微波被“搅拌”得越来越匀称,直到达成7分钟完成3名航天员主食加热、温度匀称达到相应要求。“接到项目后,我们就以航天精神要求自己,瞄准技术难点逐个攻克。”李工说,“现在回看第一台样机,觉得它又大又重又复杂,足足有20公斤。最终交付投入空间站使用的航天微波炉,重量约减少一半,结构部件减少超过一半,使用螺钉数量大量减少,装配难度大幅下降,一个人也能独立完成装配,像家用微波炉那样,形成了‘模块化’设计理念。”空气炸微波炉面世 宇宙厨房走向现实随着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在中国空间站的应用,中国也成为了首个让航天员在太空上吃上健康可口的热饭热菜的国家,航天员们在空间站上轻松烹饪天南海北、不同节令家常美食。“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航天微波炉?”这是不少普通消费者看到格兰仕航天微波炉上天后的第一反应。“我们希望航天员在空间站能品味到家的味道,是用做产品而非做设备的思维来做航天微波炉。”李工介绍,航天微波炉在空间站主要负责航天员的日常健康饮食烹饪,必须做到足够易用、好用、耐用。而现在,格兰仕也不断加速技术转化,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到普罗大众。7月28日,格兰仕集团&惠而浦(中国)品牌升级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在合肥举行,格兰仕立足航天微波炉等最新科技成果,推出了“宇宙厨房”的概念,并发布了“食尚味来舱”DR空气炸微波炉新品。“宇宙厨房”既是指在太空中的厨房场景,也是对未来厨房充满想象力的构思。目前,厨电领域只有格兰仕航天微波炉适应了火箭发射的高频震荡以及空间站的零重力环境,成功进入太空,并在空间站持续工作。而在行业里,只有不断输出更高科技力的创新成果,才能打造真正的高科技宇宙厨房。格兰仕宇宙厨房旨在把航天微波炉的技术普及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厨房搭载程序设置,将各种美食烹饪方法数据化、程序化,植入微波炉等厨电产品,用户只需指尖操作,即可实现一键式自动烹饪,真正满足了大家对新时代智慧厨房的想象。在传统观念里,对于喜欢大火煎炒炸煮的中国人来说,烘炸类的美味享受与健康自然理念一向相悖,而格兰仕宇宙厨房提供了新的健康生活解决方案,现代消费者不再纠结于要享受油炸美食还是享受健康生活。格兰仕宇宙厨房一台机器即可解决三餐烹饪,“食尚未来舱”——DR空气炸微波炉是市场上首台实现空气炸的微波炉,在变频微波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空气炸和立体烤的功能,既可以微波加热,还可以烧烤、烘焙、烘炸等,可烹饪上百道美食,是真正的美食百宝箱,能够满足各种人群的多元化烹饪需求。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实力让格兰仕在微波炉、蒸烤箱、微蒸烤一体机、洗碗机、冰箱、洗衣机、燃气灶、吸油烟机等家电产品均有出色表现,由高端智能的格兰仕智慧家电所打造的格兰仕宇宙厨房采用无明火、无油烟的烹饪方式,全套和谐的科技产品构成充满极简未来感的舒适布局,也带给消费者健康烹饪体验。格兰仕的一小步,家电产业的一大步。越来越多像格兰仕一样中国制造企业成为助力航天事业的先行者、开拓者、探索者,同时,它们也独辟蹊径、勇攀高峰,为消费者铺设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美好未来的天梯。16357600564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鹏环球网163576005641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8029f0e56d069f7160c1aa52363eca1u1.png{"email":"zhaopeng@huanqiu.com","name":"赵鹏"}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国民家电、民族品牌格兰仕如何发挥数十年的微波炉产业优势,为中国空间站打造全球首创的航天微波炉。格兰仕拥有全球领先的微波炉研发、制造实力,在十年航天微波炉研发过程中,不断创造性地攻克各种技术难关,让航天微波炉能够顺利上天,在低能耗、零重力、空间狭窄的空间站环境中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一日三餐的健康烹饪。在这个过程中,格兰仕从集团领导到研发团队始终胸怀航天精神,以强大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出色地完成了研发任务,让中国家电领先的家电技术再次领跑世界。关键词:航天微波炉;中国空间站;格兰仕;航天精神;家电案例正文:5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由国民家电格兰仕研制第一台航天微波炉随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5个多月来,这台航天微波炉已持续在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为航天员提供健康饮食。航天微波炉成功上天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冰山一角。在这个过程中,格兰仕作为民族品牌也发挥了作为家电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十年磨一剑 助力中国航天科技引领世界虽然微波炉早已是十分常见的厨房电器,但自发明之日起到登上太空的这一天,已经过去了70多年。 过去在太空,航天员并非没有办法吃上热饭热菜,但是效率不高。1969年,伴随着人类第一次登月,美国惠而浦定制的太空厨房成功亮相。但直到2008年,据美国宇航员桑德拉·马格努斯记录,当时的技术煮洋葱需要4个小时才能熟。在中国,神舟六号飞船首次搭载了食物加热器;到神舟七号时,相关资料显示,加热1个人的一餐饭大约需要半小时。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的出现,让空间站繁琐的烹饪变得无比简单,7分钟便能完成3名航天员的主食。微波技术起源于航天项目,并且有着极高的加热效率,到了2021年才出现了航天微波炉,这背后有着格兰仕在微波炉行业近30年的技术支撑。2011年,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收到了来自中国航天中心的问询,表示将开发未来在中国空间站使用的微波炉。梁昭贤二话不说,便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任务。作为微波炉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格兰仕深耕微波炉产业,是开发航天微波炉的不二之选。“有机会给国家做点贡献,也是一种荣誉。”梁昭贤提到。2011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项目正式立项,随即成立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中心。接受研发任务后,格兰仕第一时间启动了特种磁控管的研发。磁控管作为微波炉的核心组件,在太空中面临截然不同的使用环境,格兰仕通过零部件集成创新,使航天微波炉达到超一级能效,节约空间站宝贵能源的同时,还能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为航天员提供营养可口的食物。空间站对设施用品的规格、重量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同时,格兰仕还特制了变频微波电源代替传统高压变压器,大幅减轻产品重量。另外,要使微波炉符合火箭发射与太空工作的要求,需要对其结构与核心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研发,让微波炉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能够承受住过载与高频震荡,进入太空后有能够工作十年的使用寿命,在工艺设计上也有严格的尺寸、重量和功耗限制。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10、9、8……3、2、1,点火!”5月29日20时50分许,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顺利点火起飞。看到火箭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正在观看直播的格兰仕集团中山基地研发大楼内的航天微波炉项目研发团队发出一片欢腾声,掌声和欢呼声久久在大楼内回荡。他们花费10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世界首台航天微波炉就搭载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探索星辰大海的夙愿终于变成现实。攻坚克难 “登天”项目凝聚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年磨一剑,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前后共申请10项专利,从磁控管到食物盒再到机身结构,每一处细节都是对格兰仕研发团队的考验。航天微波炉这一“登天”的项目,凝聚了无数格兰仕人的努力。回顾过去十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仍历历在目。在一次次技术突围中,该团队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看齐,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在研发航天微波炉的第一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带着第一台“概念机”去北京接受测验,刚上高频振动台试验,机子散了架。关键核心部件单品的测试,也没过关。参与评审专家提出许多他们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在家用微波炉研发领域身经百战的项目负责人李工猛地意识到“达到航天标准”的真正含义。尽管那时格兰仕民用级别微波炉技术已有长达20年的积累,但从民用级别到航天级别,中间隔着工艺和技术的鸿沟。民用微波炉使用普通的板材,采用焊接工艺,结构已非常成熟,组装起来,好比对着图纸搭积木,一拼一接便可完成。航天级别的微波炉该用什么结构,图纸还不知道怎么画,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参考。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中心摆放着一排样机外壳,见证了研发团队无数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从每一道被震裂的裂缝中找答案,用仿真技术来倒推优化设计。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住在了研发室内,累了在研发室里打地铺,醒了接着学接着想,每天头脑风暴,图纸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内部论证会每天都在开,试图用集体的智慧找出裂痕的答案。研发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锻打,新的样机一次又一次送到了北京测试,台下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研发团队的回答思路越来越清晰,样机在振动台上越来越稳定,距离项目成功也越来越近。空间站寸土寸金、能源稀缺,对设施用品的规格、重量、能耗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按照“7分钟完成3名航天员主食加热”的目标,航天微波炉的能效指标必须要比民用微波炉一级能效再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上,一级能效已经是非常高效的指标了,在此基础上能效每提高1个百分点都很艰难。格兰仕集团旗下有专门的磁控管研发部门,专门组织团队开展自主研发,前后用了5年时间,结构、性能和箱体方案不断优化,最终,那块粉笔盒大小的绿色核心部件通过了能效和高频振动的测试。年复一年,格兰仕航天微波炉研发团队还做了不计其数的测试米饭实验,用实验结果倒推,用计算机模拟,搅拌器和炉腔的结构一点点改善,微波被“搅拌”得越来越匀称,直到达成7分钟完成3名航天员主食加热、温度匀称达到相应要求。“接到项目后,我们就以航天精神要求自己,瞄准技术难点逐个攻克。”李工说,“现在回看第一台样机,觉得它又大又重又复杂,足足有20公斤。最终交付投入空间站使用的航天微波炉,重量约减少一半,结构部件减少超过一半,使用螺钉数量大量减少,装配难度大幅下降,一个人也能独立完成装配,像家用微波炉那样,形成了‘模块化’设计理念。”空气炸微波炉面世 宇宙厨房走向现实随着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在中国空间站的应用,中国也成为了首个让航天员在太空上吃上健康可口的热饭热菜的国家,航天员们在空间站上轻松烹饪天南海北、不同节令家常美食。“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航天微波炉?”这是不少普通消费者看到格兰仕航天微波炉上天后的第一反应。“我们希望航天员在空间站能品味到家的味道,是用做产品而非做设备的思维来做航天微波炉。”李工介绍,航天微波炉在空间站主要负责航天员的日常健康饮食烹饪,必须做到足够易用、好用、耐用。而现在,格兰仕也不断加速技术转化,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到普罗大众。7月28日,格兰仕集团&惠而浦(中国)品牌升级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在合肥举行,格兰仕立足航天微波炉等最新科技成果,推出了“宇宙厨房”的概念,并发布了“食尚味来舱”DR空气炸微波炉新品。“宇宙厨房”既是指在太空中的厨房场景,也是对未来厨房充满想象力的构思。目前,厨电领域只有格兰仕航天微波炉适应了火箭发射的高频震荡以及空间站的零重力环境,成功进入太空,并在空间站持续工作。而在行业里,只有不断输出更高科技力的创新成果,才能打造真正的高科技宇宙厨房。格兰仕宇宙厨房旨在把航天微波炉的技术普及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厨房搭载程序设置,将各种美食烹饪方法数据化、程序化,植入微波炉等厨电产品,用户只需指尖操作,即可实现一键式自动烹饪,真正满足了大家对新时代智慧厨房的想象。在传统观念里,对于喜欢大火煎炒炸煮的中国人来说,烘炸类的美味享受与健康自然理念一向相悖,而格兰仕宇宙厨房提供了新的健康生活解决方案,现代消费者不再纠结于要享受油炸美食还是享受健康生活。格兰仕宇宙厨房一台机器即可解决三餐烹饪,“食尚未来舱”——DR空气炸微波炉是市场上首台实现空气炸的微波炉,在变频微波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空气炸和立体烤的功能,既可以微波加热,还可以烧烤、烘焙、烘炸等,可烹饪上百道美食,是真正的美食百宝箱,能够满足各种人群的多元化烹饪需求。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实力让格兰仕在微波炉、蒸烤箱、微蒸烤一体机、洗碗机、冰箱、洗衣机、燃气灶、吸油烟机等家电产品均有出色表现,由高端智能的格兰仕智慧家电所打造的格兰仕宇宙厨房采用无明火、无油烟的烹饪方式,全套和谐的科技产品构成充满极简未来感的舒适布局,也带给消费者健康烹饪体验。格兰仕的一小步,家电产业的一大步。越来越多像格兰仕一样中国制造企业成为助力航天事业的先行者、开拓者、探索者,同时,它们也独辟蹊径、勇攀高峰,为消费者铺设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美好未来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