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K51ByiLYM hope.huanqiu.comarticle陈诗哥:用故事重建生活的本质/e3pmh4858/ekr3m9a4m【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在当代儿童文学领域,陈诗哥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童话为载体,融合诗意、哲理与故事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既奇幻又真实的文学世界。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环球网专访了陈诗哥,听他讲述如何在字里行间搭建通往童话边城的桥梁。环球网:您曾提到,是安徒生的童话让您对童话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否分享一下,安徒生的哪些作品或创作理念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您开始儿童文学创作? 陈诗哥:是的,在2008年开始读安徒生童话之前,我几乎没有读过安徒生童话,甚至对童话带着偏见,认为童话不过是小儿科,缺乏文学含量,更缺乏思想含量,但读了之后,大吃一惊,没想到,我一直想找的东西,原来在安徒生童话里都有:故事,诗性,哲学,神性……当时,对我影响最大的安徒生童话,不是《丑小鸭》,也不是《海的女儿》,当然它们非常棒,我很喜欢,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我觉得这个童话非常美,但它和传统的童话不同,因为它很真实,它可以在这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而文中的糟老头子和糟老太婆,我想说他们是真正的王子与公主。因为,在老太婆心中,老头子就是一位英俊王子;而在老头子心中,老太婆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而他们那间草房子,一点也不比王宫差,因为他们总觉得放弃件东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种很富裕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就像童话那样美妙。环球网:您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您看来,这一成就对您的创作生涯有着怎样的意义,它是否对您之后的童话创作有影响?陈诗哥: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对我而言,肯定是很重要的,它让我有更大的勇气来进行童话写作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拙著《童话之书》《一个迷路时才遇见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和《童话边城》便是这些探索的结果。环球网:您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受到了广泛关注。您认为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当代社会和儿童成长有着怎样的独特价值?陈诗哥:儿童文学尤其童话,对儿童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童话能解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能培养孩子的善良、美好、包容的性格,从而让孩子获得很好的成长。同时,童话对成人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童话可让成人重新成为一个孩子,重新成为一个孩子,意味着生命如节日般归来。儿童文学,尤其童话,是对现实的一种肯定。环球网:您的童话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哲理和诗意。您是如何在创作中平衡童话的趣味性和思想性的?陈诗哥:让哲理和诗意在故事里流淌。如果只有哲理而没有故事,则如同嚼蜡,没有趣味,同样,童话里如果只有诗意而没有故事,那写诗即可。如同其他文学种类,童话创作要维持某种平衡,即故事、诗意、哲理的平衡,当这种平衡出现的时候,一种好看的、耐得住咀嚼的童话就能诞生。 环球网:您的作品中有许多充满奇思妙想的情节。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如何捕捉和激发这些奇思妙想的?陈诗哥: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我关注的都是些极简单的事物,如树木、鸟、虫子、风、书、草、门、窗口等等,这是对的,因为它们每天都和我生活在一起,令我感到亲切和自由。但这些简单的事物,也有诗意和故事。譬如有一次吃白米粥,我看着头上的星星,突然发现,满天星斗跟白米粥很相似,我由此获得启发,从而写了一本书《星星小时候》,它讲述的是米粥大爆炸引起宇宙诞生的故事。我还为此找到很多“证据”:如北斗七星是吃白米粥的勺子变的,天炉座是煮粥的炉子变的,银河是锅里的粥水变的……因此,当年的宇宙大爆炸很有可能是米粥大爆炸。所以,我给想象力下过一个定义:想象力是有逻辑的胡思乱想。环球网:童话与现实是两个相对矛盾的世界,您是如何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陈诗哥:人们一般认为,童话是幻想文学,是与现实相对矛盾的世界,我倒是有一个观点:童话是真的。它至少有两个意思:首先,童话在本体论上是真的,世界的本质是善良、美好的。其次,童话在现实层面也是真的。我从前面说到的《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获得了启发,故事里没有幻想,却洋溢着浓郁的童话精神,这种童话精神决定了这篇故事是童话。这种童话精神,我认为,天真、相信、爱,是童话精神的核心。我们只要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便是生活在真正的童话世界里。环球网:您的《童话边城》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是什么?陈诗哥:最初接触到“童话边城”这个词语,是在2021年《十月少年文学》的征文大赛里。我一下子被这个词语吸引住了,因为觉得“童话”“边城”有一种迷人的张力关系:边城虽然是边地,却往往是多元民族、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也是人文与自然的交融之地,这里的日子清澈、澄明、欢乐、热情,这正是童话的应有之义。而这,也正好延续了我一直以来对童话的追问:童话在什么层面是真的?如何才能过一种平凡的真实的童话生活?所以,我满怀热情写下了这个作品。这部作品我个人很喜欢,亲切,平和,既现实,又童话。环球网:《童话边城》中融入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您是如何在作品中展现这些文化元素的?陈诗哥:这些文化元素主要是新疆各民族的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元素不能与故事、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要融合在其中,例如图瓦人蓝领带的传说、敬重万物的习俗,便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此外,还有众多的民歌、新疆小吃、美食、婚俗等,也与故事融为一体。我希望孩子们读了这部童话后,能相信我们中国也有美丽的真实的童话。环球网:在创作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收获?陈诗哥:这次创作遇到了很多挑战。譬如,这个作品的初稿是一个一万字的短篇作品。一年后,我重读这个作品,却发现了问题:这个作品是想象出来的,缺乏新疆的生活质感和新疆人的调性。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于2022年和2024年去了五次新疆采风,从南疆走到北疆:进学校,进图书馆,参加文化润疆活动,访问援疆干部,走进新疆孩子的家……才得以真切地体验到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风情:不仅仅是馕,不仅仅是拌面,不仅仅是手抓饭,不仅仅是楚尔,也不仅仅是呼麦,还有新疆独特的、有趣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后者,彰显了边地人们诗性的童话思维。然后,我意识到,不仅是布尔津,也不仅是阿勒泰,甚至整个新疆,都是一座童话边城。又例如,我在书中写了八十多种新疆动物和五十多种新疆植物,一方面,我固然以此表达新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我希望以动物植物来写人,写出新疆人民的善良、包容、爽朗、热情和美好,也希望以此表达童话的含义:丰富,多元,和谐,共生。同时,我给这些动植物做了科普方面的注解,这对中文系出身的我,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幸好,在编辑的帮助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事情。174493686949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黎晓珊环球网174493686949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c5af4ea9127a8746701bad56958c6bau1.png{"email":"lixiaoshan@huanqiu.com","name":"黎晓珊"}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在当代儿童文学领域,陈诗哥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童话为载体,融合诗意、哲理与故事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既奇幻又真实的文学世界。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环球网专访了陈诗哥,听他讲述如何在字里行间搭建通往童话边城的桥梁。环球网:您曾提到,是安徒生的童话让您对童话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否分享一下,安徒生的哪些作品或创作理念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您开始儿童文学创作? 陈诗哥:是的,在2008年开始读安徒生童话之前,我几乎没有读过安徒生童话,甚至对童话带着偏见,认为童话不过是小儿科,缺乏文学含量,更缺乏思想含量,但读了之后,大吃一惊,没想到,我一直想找的东西,原来在安徒生童话里都有:故事,诗性,哲学,神性……当时,对我影响最大的安徒生童话,不是《丑小鸭》,也不是《海的女儿》,当然它们非常棒,我很喜欢,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我觉得这个童话非常美,但它和传统的童话不同,因为它很真实,它可以在这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而文中的糟老头子和糟老太婆,我想说他们是真正的王子与公主。因为,在老太婆心中,老头子就是一位英俊王子;而在老头子心中,老太婆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而他们那间草房子,一点也不比王宫差,因为他们总觉得放弃件东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种很富裕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就像童话那样美妙。环球网:您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您看来,这一成就对您的创作生涯有着怎样的意义,它是否对您之后的童话创作有影响?陈诗哥: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对我而言,肯定是很重要的,它让我有更大的勇气来进行童话写作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拙著《童话之书》《一个迷路时才遇见的国家和一群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和《童话边城》便是这些探索的结果。环球网:您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受到了广泛关注。您认为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当代社会和儿童成长有着怎样的独特价值?陈诗哥:儿童文学尤其童话,对儿童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童话能解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能培养孩子的善良、美好、包容的性格,从而让孩子获得很好的成长。同时,童话对成人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童话可让成人重新成为一个孩子,重新成为一个孩子,意味着生命如节日般归来。儿童文学,尤其童话,是对现实的一种肯定。环球网:您的童话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哲理和诗意。您是如何在创作中平衡童话的趣味性和思想性的?陈诗哥:让哲理和诗意在故事里流淌。如果只有哲理而没有故事,则如同嚼蜡,没有趣味,同样,童话里如果只有诗意而没有故事,那写诗即可。如同其他文学种类,童话创作要维持某种平衡,即故事、诗意、哲理的平衡,当这种平衡出现的时候,一种好看的、耐得住咀嚼的童话就能诞生。 环球网:您的作品中有许多充满奇思妙想的情节。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如何捕捉和激发这些奇思妙想的?陈诗哥: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我关注的都是些极简单的事物,如树木、鸟、虫子、风、书、草、门、窗口等等,这是对的,因为它们每天都和我生活在一起,令我感到亲切和自由。但这些简单的事物,也有诗意和故事。譬如有一次吃白米粥,我看着头上的星星,突然发现,满天星斗跟白米粥很相似,我由此获得启发,从而写了一本书《星星小时候》,它讲述的是米粥大爆炸引起宇宙诞生的故事。我还为此找到很多“证据”:如北斗七星是吃白米粥的勺子变的,天炉座是煮粥的炉子变的,银河是锅里的粥水变的……因此,当年的宇宙大爆炸很有可能是米粥大爆炸。所以,我给想象力下过一个定义:想象力是有逻辑的胡思乱想。环球网:童话与现实是两个相对矛盾的世界,您是如何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陈诗哥:人们一般认为,童话是幻想文学,是与现实相对矛盾的世界,我倒是有一个观点:童话是真的。它至少有两个意思:首先,童话在本体论上是真的,世界的本质是善良、美好的。其次,童话在现实层面也是真的。我从前面说到的《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获得了启发,故事里没有幻想,却洋溢着浓郁的童话精神,这种童话精神决定了这篇故事是童话。这种童话精神,我认为,天真、相信、爱,是童话精神的核心。我们只要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便是生活在真正的童话世界里。环球网:您的《童话边城》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是什么?陈诗哥:最初接触到“童话边城”这个词语,是在2021年《十月少年文学》的征文大赛里。我一下子被这个词语吸引住了,因为觉得“童话”“边城”有一种迷人的张力关系:边城虽然是边地,却往往是多元民族、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也是人文与自然的交融之地,这里的日子清澈、澄明、欢乐、热情,这正是童话的应有之义。而这,也正好延续了我一直以来对童话的追问:童话在什么层面是真的?如何才能过一种平凡的真实的童话生活?所以,我满怀热情写下了这个作品。这部作品我个人很喜欢,亲切,平和,既现实,又童话。环球网:《童话边城》中融入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您是如何在作品中展现这些文化元素的?陈诗哥:这些文化元素主要是新疆各民族的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元素不能与故事、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要融合在其中,例如图瓦人蓝领带的传说、敬重万物的习俗,便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此外,还有众多的民歌、新疆小吃、美食、婚俗等,也与故事融为一体。我希望孩子们读了这部童话后,能相信我们中国也有美丽的真实的童话。环球网:在创作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收获?陈诗哥:这次创作遇到了很多挑战。譬如,这个作品的初稿是一个一万字的短篇作品。一年后,我重读这个作品,却发现了问题:这个作品是想象出来的,缺乏新疆的生活质感和新疆人的调性。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于2022年和2024年去了五次新疆采风,从南疆走到北疆:进学校,进图书馆,参加文化润疆活动,访问援疆干部,走进新疆孩子的家……才得以真切地体验到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风情:不仅仅是馕,不仅仅是拌面,不仅仅是手抓饭,不仅仅是楚尔,也不仅仅是呼麦,还有新疆独特的、有趣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后者,彰显了边地人们诗性的童话思维。然后,我意识到,不仅是布尔津,也不仅是阿勒泰,甚至整个新疆,都是一座童话边城。又例如,我在书中写了八十多种新疆动物和五十多种新疆植物,一方面,我固然以此表达新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我希望以动物植物来写人,写出新疆人民的善良、包容、爽朗、热情和美好,也希望以此表达童话的含义:丰富,多元,和谐,共生。同时,我给这些动植物做了科普方面的注解,这对中文系出身的我,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幸好,在编辑的帮助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