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5at hope.huanqiu.comarticle南非商业牧场圈养狮虎供狩猎 黑色产业完全合法/e3pmh4858/ekr3metri游客罗伯特·基特森正用手指轻轻抚摸着一头9周大的幼狮。它那柔软的褐色皮毛,不断在罗伯特的指缝间起伏。它也会调皮地用没长全的牙齿,在前者的胳膊上摩挲。这只幼狮并不是野生的。它和其他三个同伴,一起被圈养在一个名为“狮子窝”的乡村酒吧后院——这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南75 英里的莫尔森牧场。游客们往往会停下脚步逗这几只小家伙玩。不远处便是深山密林,但大多数游客不愿冒险上山。附近的莫尔森牧场圈养了近50头青壮年狮子和两只老虎,这足以让他们安全地体验野趣。在南非,目前有超过160个类似的商业牧场,合法养殖着大型猫科动物。这些被圈养的“丛林之王”数量超过了5000只,远远多于野生活体数(约2000只)。非洲的动物保护团体曾公开表示,南非的这些牧场存在出售“狩猎权”的行为,即允许来自欧美的富商猎杀这些圈中的“丛林之王”。另有环保人士透露,有些被杀死的狮子会被非法卖到亚洲,用于制作传统药材。“没有这回事,我们从不猎杀狮子。”莫尔森牧场的主人艾维·马雷在邮件中回复记者。但上述商业狩猎目前在南非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灰色产业”。根据南非专业猎人协会2011年公布的数据,南非的商业狩猎行业产值约为每年9120万美元。参与者多为外国游客,尤以美国人居多。由于狮子在围栏中供人射杀,这种狩猎行为又被当地人称为“罐头狩猎”——即便不公平,游戏仍然要继续。任何人只要支付5000到25000英镑,就可以站在一辆安全卡车上,用猎枪射杀一头圈养的成年狮子。而这在当地是完全合法的。莫尔森牧场的“主菜”在莫尔森牧场的官方网站上,艾维热情地邀请游客前往当地度假:“如果你想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来莫尔森牧场吧,你将发现一个极具异国情调的目的地,在这里你将体验到非洲无与伦比的魅力!”在网站上,游客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到狩猎项目的价格与动物:山地小苇羚、红狷羚、斑马、黑角马等南非特种动物赫然在列。当然,如果你不想玩这些“重口味”的射杀项目,也可以花 3.5 英镑和罗伯特一样,和小狮子来一次亲密接触。这些只是“前菜”。穿过一个2000公顷的庄园,前方是一片废弃的农场,这里豢养着那些供人射杀的大型猫科动物——这道“主菜”显然不会在网站上公开。和煦的阳光下,那些狮子和老虎懒洋洋地趴在围栏内,享受着“最后的时光”。围栏就是“罐头”,走进“罐头”的那一刻起,它们就不可能再出来,唯一不可确定的,是什么时候去面对那个黑洞洞的枪口。上周,《卫报》记者帕特里克·巴克汉姆对莫尔森牧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帕特里克从牧场助理凯瑟琳·贝内德处得知,这些狮子都有专人看护喂养。狮子的幼崽出生一个小时后便被工作人员带走,随后进行为期 8 周的人工奶瓶喂养。狮子窝酒吧的经理玛丽·范德梅依便是牧场主艾维的女儿,她告诉帕特里克,如果不将幼崽和母狮分开,“它们就会饿死,因为母狮没有足够的奶。”动物保护专家并不同意这种说辞。他们认为,将幼崽和母狮分离,目的是加快母狮的繁殖速度,促使其两年生育 5 胎。狮子通常在出生6个月后断奶,如果错过至关重要的初乳,将会导致一些难以预见的后天疾病。“说母狮没有足够的奶?在野生世界,这种情况我从来没有见过。”在肯尼亚和博茨瓦纳观察野生狮子的进化生物学家彼得·吉并不认同玛丽的观点,“饲养员将幼崽和母狮分离,是因为相比儿孙满堂,‘空巢家庭’能够促使母狮更快地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活动。狮子是一种‘流水线生产型动物’。”离开南非的“战利品”南非虽然拥有悠久的狩猎传统,但“罐头狩猎”并不为当地人所推崇。在这里,将打死的狮子当作“战利品”带回欧美是合法的,而这种需求也主要来自上述地区。近乎100%的成功率和相对合理的价格,对于欧美客户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园猎杀一头野生狮子,可能要花费50000英镑,而在南非只需十分之一的费用。五年前,南非政府曾禁止“罐头狩猎”,规定在猎杀动物前必须保证其两年的自由生存权利。此举对“罐头狩猎”的打击立竿见影,对商业养狮人而言不啻晴天霹雳。在这些养狮人的抗议下,南非最高法院最终裁定,上述限制是“不理性的”。2010年11月30日,一名外国游客在南非一个商业牧场猎杀圈养的狮子被判无罪。由于南非十分重视判例,本案的判决几乎标志着商业狩猎行为的合法化。随后,被猎杀动物的数量一路攀升。数据显示,从南非带出关的狮子尸体,由2006年的1830具增至2011年 4062具,涨幅达122%,其中绝大多数为圈养。另一大市场来自亚洲。2001年时,仅有两具狮子尸体被作为“战利品”出口至老挝和越南;2011年,这一数字是70。与此同时,亚洲传统药材的原料需求,也助长了商业狩猎行为。2009年,由南非出口至老挝的狮子骨架数量是5;仅仅两年过后,该数字便骤升至496。“对于养狮人而言,商业狩猎绝对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收入来源。”南非动物慈善组织“自由成长”负责人威尔·斯格特说,“这个产业的增幅和规模真是太可怕了。”养狮人认为商业狩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野生种群,但保育组织不以为然。“野生狮子种群在最近20年内减少了80%,所以猎狮牧场和罐头狩猎的兴起并没有在客观上对野生种群起到保护作用。”南非狮岩大型猫科动物保护区主任菲奥娜·迈尔斯认为,“商业狩猎反而助长了野生种群的锐减。你会用枪指着圈养的狮子,下一步就会把枪口对准野生的狮子。”狮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丛林之王”,而在这些养狮人和猎手眼里,它们已成为可以随意消费的商品。玛丽坚称莫尔森牧场不存在针对狮子的“罐头狩猎”:“我们只负责把它们养到6个月大,然而卖给其他具有驯养许可的个人或者动物园,至于他们怎么对待狮子,我们不知道,也无权干涉,但我们不搞商业狩猎。”难以撼动的产业从莫尔森牧场向西南方向驱车约三个小时,便到达伯利恒市郊的狮岩大型猫科动物保护区。该保护区由当地动物慈善组织“四爪”投资运营。该保护区由废弃的牧场改造而成,目前已成为80只大型猫科动物的避难所。这些狮子和老虎不仅来自南非当地,还有罗马尼亚、约旦和刚果动物园的“外来客”。由于这些地区动物园的生存条件恶劣,“四爪”便出资将它们购买至该保护区。和那些商业牧场不同,这里的狮子不允许轻易繁殖,而是任其在半野生状态下自由成长,有些家庭多达10 个成员。虽然狮岩保护区还可以为100只左右的狮子提供庇护,但对于南非所有圈养的狮子而言,这点空间显然杯水车薪。“四爪”和其他动物慈善机构目前正呼吁商业牧场停止狮子的持续繁殖,他们担心一旦政府突然取缔商业牧场,数以千计的狮子将会被丢弃。“我们希望能从源头制止商业狩猎产业,让公众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知道这些狮子的真实命运,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发出反对猎杀的声音。”菲奥娜表示,“一只狮子长久生存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被猎杀的价值。”菲奥娜和威尔的呼声也许微不足道,这已然是个难以撼动的庞大产业。资料显示,目前实行开放狩猎的国家多达百余。仅以美国为例,当地狩猎旅游每年参与人员达上千万,猎杀动物30多万只,消费金额200多亿美元。面对动物保育人士的反对,狩猎者常常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案例作为“正当性”辩词。1977年,肯尼亚宣布禁止猎杀境内的狮子,坦桑尼亚则没有颁布相关法律。然而,如今肯尼亚除了国家公园外,狮子几乎没有栖息地;相反坦桑尼亚的狮子数量却在增多。有趣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案例同样被环保人士作为论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个课题组在过去的10年间对生活在坦桑尼亚的狮群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从1996年至2008年,成功猎杀到狮子的猎人数量在坦桑尼亚减少了一半。这并不是因为猎人数量有所减少,从1998年开始,狩猎装备的销售增加了60%。那么只剩一个理由能够解释这一现象:那便是可供狩猎的狮子正变得更少。1372380600000责编:yefang外滩画报137238060000011["9CaKrnJzY7i","9CaKrnJAXct","9CaKrnJAdeL","9CaKrnJB4Cz","9CaKrnJB36i","9CaKrnJAvpO","9CaKrnJAqAK","9CaKrnJAgy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628/20130628090113606.jpg{"email":"yefang@huanqiu.com","name":"yefang"}
游客罗伯特·基特森正用手指轻轻抚摸着一头9周大的幼狮。它那柔软的褐色皮毛,不断在罗伯特的指缝间起伏。它也会调皮地用没长全的牙齿,在前者的胳膊上摩挲。这只幼狮并不是野生的。它和其他三个同伴,一起被圈养在一个名为“狮子窝”的乡村酒吧后院——这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南75 英里的莫尔森牧场。游客们往往会停下脚步逗这几只小家伙玩。不远处便是深山密林,但大多数游客不愿冒险上山。附近的莫尔森牧场圈养了近50头青壮年狮子和两只老虎,这足以让他们安全地体验野趣。在南非,目前有超过160个类似的商业牧场,合法养殖着大型猫科动物。这些被圈养的“丛林之王”数量超过了5000只,远远多于野生活体数(约2000只)。非洲的动物保护团体曾公开表示,南非的这些牧场存在出售“狩猎权”的行为,即允许来自欧美的富商猎杀这些圈中的“丛林之王”。另有环保人士透露,有些被杀死的狮子会被非法卖到亚洲,用于制作传统药材。“没有这回事,我们从不猎杀狮子。”莫尔森牧场的主人艾维·马雷在邮件中回复记者。但上述商业狩猎目前在南非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灰色产业”。根据南非专业猎人协会2011年公布的数据,南非的商业狩猎行业产值约为每年9120万美元。参与者多为外国游客,尤以美国人居多。由于狮子在围栏中供人射杀,这种狩猎行为又被当地人称为“罐头狩猎”——即便不公平,游戏仍然要继续。任何人只要支付5000到25000英镑,就可以站在一辆安全卡车上,用猎枪射杀一头圈养的成年狮子。而这在当地是完全合法的。莫尔森牧场的“主菜”在莫尔森牧场的官方网站上,艾维热情地邀请游客前往当地度假:“如果你想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来莫尔森牧场吧,你将发现一个极具异国情调的目的地,在这里你将体验到非洲无与伦比的魅力!”在网站上,游客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到狩猎项目的价格与动物:山地小苇羚、红狷羚、斑马、黑角马等南非特种动物赫然在列。当然,如果你不想玩这些“重口味”的射杀项目,也可以花 3.5 英镑和罗伯特一样,和小狮子来一次亲密接触。这些只是“前菜”。穿过一个2000公顷的庄园,前方是一片废弃的农场,这里豢养着那些供人射杀的大型猫科动物——这道“主菜”显然不会在网站上公开。和煦的阳光下,那些狮子和老虎懒洋洋地趴在围栏内,享受着“最后的时光”。围栏就是“罐头”,走进“罐头”的那一刻起,它们就不可能再出来,唯一不可确定的,是什么时候去面对那个黑洞洞的枪口。上周,《卫报》记者帕特里克·巴克汉姆对莫尔森牧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帕特里克从牧场助理凯瑟琳·贝内德处得知,这些狮子都有专人看护喂养。狮子的幼崽出生一个小时后便被工作人员带走,随后进行为期 8 周的人工奶瓶喂养。狮子窝酒吧的经理玛丽·范德梅依便是牧场主艾维的女儿,她告诉帕特里克,如果不将幼崽和母狮分开,“它们就会饿死,因为母狮没有足够的奶。”动物保护专家并不同意这种说辞。他们认为,将幼崽和母狮分离,目的是加快母狮的繁殖速度,促使其两年生育 5 胎。狮子通常在出生6个月后断奶,如果错过至关重要的初乳,将会导致一些难以预见的后天疾病。“说母狮没有足够的奶?在野生世界,这种情况我从来没有见过。”在肯尼亚和博茨瓦纳观察野生狮子的进化生物学家彼得·吉并不认同玛丽的观点,“饲养员将幼崽和母狮分离,是因为相比儿孙满堂,‘空巢家庭’能够促使母狮更快地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活动。狮子是一种‘流水线生产型动物’。”离开南非的“战利品”南非虽然拥有悠久的狩猎传统,但“罐头狩猎”并不为当地人所推崇。在这里,将打死的狮子当作“战利品”带回欧美是合法的,而这种需求也主要来自上述地区。近乎100%的成功率和相对合理的价格,对于欧美客户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园猎杀一头野生狮子,可能要花费50000英镑,而在南非只需十分之一的费用。五年前,南非政府曾禁止“罐头狩猎”,规定在猎杀动物前必须保证其两年的自由生存权利。此举对“罐头狩猎”的打击立竿见影,对商业养狮人而言不啻晴天霹雳。在这些养狮人的抗议下,南非最高法院最终裁定,上述限制是“不理性的”。2010年11月30日,一名外国游客在南非一个商业牧场猎杀圈养的狮子被判无罪。由于南非十分重视判例,本案的判决几乎标志着商业狩猎行为的合法化。随后,被猎杀动物的数量一路攀升。数据显示,从南非带出关的狮子尸体,由2006年的1830具增至2011年 4062具,涨幅达122%,其中绝大多数为圈养。另一大市场来自亚洲。2001年时,仅有两具狮子尸体被作为“战利品”出口至老挝和越南;2011年,这一数字是70。与此同时,亚洲传统药材的原料需求,也助长了商业狩猎行为。2009年,由南非出口至老挝的狮子骨架数量是5;仅仅两年过后,该数字便骤升至496。“对于养狮人而言,商业狩猎绝对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收入来源。”南非动物慈善组织“自由成长”负责人威尔·斯格特说,“这个产业的增幅和规模真是太可怕了。”养狮人认为商业狩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野生种群,但保育组织不以为然。“野生狮子种群在最近20年内减少了80%,所以猎狮牧场和罐头狩猎的兴起并没有在客观上对野生种群起到保护作用。”南非狮岩大型猫科动物保护区主任菲奥娜·迈尔斯认为,“商业狩猎反而助长了野生种群的锐减。你会用枪指着圈养的狮子,下一步就会把枪口对准野生的狮子。”狮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丛林之王”,而在这些养狮人和猎手眼里,它们已成为可以随意消费的商品。玛丽坚称莫尔森牧场不存在针对狮子的“罐头狩猎”:“我们只负责把它们养到6个月大,然而卖给其他具有驯养许可的个人或者动物园,至于他们怎么对待狮子,我们不知道,也无权干涉,但我们不搞商业狩猎。”难以撼动的产业从莫尔森牧场向西南方向驱车约三个小时,便到达伯利恒市郊的狮岩大型猫科动物保护区。该保护区由当地动物慈善组织“四爪”投资运营。该保护区由废弃的牧场改造而成,目前已成为80只大型猫科动物的避难所。这些狮子和老虎不仅来自南非当地,还有罗马尼亚、约旦和刚果动物园的“外来客”。由于这些地区动物园的生存条件恶劣,“四爪”便出资将它们购买至该保护区。和那些商业牧场不同,这里的狮子不允许轻易繁殖,而是任其在半野生状态下自由成长,有些家庭多达10 个成员。虽然狮岩保护区还可以为100只左右的狮子提供庇护,但对于南非所有圈养的狮子而言,这点空间显然杯水车薪。“四爪”和其他动物慈善机构目前正呼吁商业牧场停止狮子的持续繁殖,他们担心一旦政府突然取缔商业牧场,数以千计的狮子将会被丢弃。“我们希望能从源头制止商业狩猎产业,让公众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知道这些狮子的真实命运,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发出反对猎杀的声音。”菲奥娜表示,“一只狮子长久生存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被猎杀的价值。”菲奥娜和威尔的呼声也许微不足道,这已然是个难以撼动的庞大产业。资料显示,目前实行开放狩猎的国家多达百余。仅以美国为例,当地狩猎旅游每年参与人员达上千万,猎杀动物30多万只,消费金额200多亿美元。面对动物保育人士的反对,狩猎者常常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案例作为“正当性”辩词。1977年,肯尼亚宣布禁止猎杀境内的狮子,坦桑尼亚则没有颁布相关法律。然而,如今肯尼亚除了国家公园外,狮子几乎没有栖息地;相反坦桑尼亚的狮子数量却在增多。有趣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案例同样被环保人士作为论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个课题组在过去的10年间对生活在坦桑尼亚的狮群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从1996年至2008年,成功猎杀到狮子的猎人数量在坦桑尼亚减少了一半。这并不是因为猎人数量有所减少,从1998年开始,狩猎装备的销售增加了60%。那么只剩一个理由能够解释这一现象:那便是可供狩猎的狮子正变得更少。